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.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,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(光谱).色散现象说明光在媒质中的速度(或 光的色散折射率n=c/v)随光的频率而变.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,衍射光栅,干涉仪等来。
真溶液不会产生廷德耳散射,故化学中常根据有无廷德耳散射来区别胶体和真溶液。分子散射是由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造成的密度涨落而引起的散射,例如纯净气体或液体中发生的微弱散射。介质中存在大量不均匀小区域是产生光散射的原因。
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,衍射光栅,干涉仪等来实现。光的色散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。牛顿主要成就:提出万有引力定律、牛顿运动定律;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;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;被誉为“近代物理学之父”。
【考点定位】此题考查光的色散实验及其相关知识。[来源:学。科。网] 9.(12分)(2013第30界全国竞赛预赛)如图所示,A为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长方形物块,在它上面放有物块B和C,A、B、C的质量分别为m、5m、m。B、C与A之间的静。
英国物理学家、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 (Isaac Newton,1642-1727)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。1666年,牛顿在家休假期间用三棱镜进行了著名的色散试验。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,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,再用一块带。
D.光的色散10.某人以1m/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,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( ) A.1m/s B.0.5m/s C.0 D.2m/s11.潜入游泳池水中的运动员仰头看体育馆墙壁上的灯,他看到的灯的位置() A.比实际位置高。
色散: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的现象。(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) 色光的三原色:红、绿、蓝。(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) 物体的颜色: (1)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。